jinlaoshi的小语种个人空间

大家好,这是jinlaoshi的小语种个人空间,欢迎大家常来~!

博主:jinlaoshi

文章总数:404篇

共有29627人访问过他/她的空间

  • 长寿从心理平衡开始 容易生气的人易患癌症

    ■核心揭示:有了心理平衡,才有生理平衡,才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协调,才有脏腑生理功能的正常。

      孟子活了84岁,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可谓高寿之人。孟子提出人生在世要有“四心”: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恭敬之心(礼);是非之心(智)。

    这是处世之道,更是修身、养生之道。

      有了心理平衡,才有生理平衡,才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协调,才有脏腑生理功能的正常。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约30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心梗发病约60万,心脑血管病死亡约260万。最令人担心的是,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呈年轻化趋势,30岁左右发生心梗和脑卒中的已屡见不鲜。

      医学研究表明,除了饮食起居外,情绪的好坏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当人遇到精神压力而处于紧张、愤怒、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时,都会引起生理上的异常改变,若时间较长,反复发生,便可能由功能性改变逐渐演变成器质性损害。有专家对千余例中风病人调查发现,75%是由于心理因素而诱发,尤以愤怒位居首位。

      心理学认为,愤怒是一种不良情绪,是消极的心境,它会使人闷闷不乐,低沉阴郁,进而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有关医学资料认为,愤怒会导致高血压、溃疡、失眠等。据统计,情绪低落、容易生气的人患癌症和神经衰弱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大。同病毒一样,愤怒是人体中的一种心理病毒,会使人重病缠身,一蹶不振。

      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一切保健措施的总和,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就是锻炼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忍耐力和毅力。当你认识到愤怒不是人的本性时,你便会大胆地选择精神愉快,而不是愤怒。

      

  • 王雪原称面对生存压力白衣天使道德防线很脆弱

    新华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 杨步月) 30岁的医生王雪原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背叛”的极端方式在医疗界大出风头。作为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中的关键人物,患者翁文辉的主治医生王雪原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电话连线采访。以下是记者与王雪原的对话。

      王雪原:现在,网上有好多人质疑我站出来说话的动机。我想说的是,哪怕这名患者花的不是500多万元,而是5万元,如果新闻媒体给我机会,让我站出来说出事实,我也会答应的。设想一下,对于一名年收入只有1000元的农民来说,5万元是一个天文数字,任何人对这5万元的“救命钱”动一下手脚或者滥用的话,就是谋财害命。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一个医生的医德问题,一个人做人的底线问题。

      我深知医生工作的艰辛。尤其像我们ICU病房医生,面对的都是危重病人,每天直面生死,压力非常大,也非常辛苦。但是再怎么辛苦,或者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或者因为制度等原因,没有享受到国家给的优厚条件,都不能成为医生随波逐流的借口。我不希望躲在网上发点牢骚,然后回到现实中继续过那种随波逐流或者内心挣扎的生活。

      记者:你这样做,就不怕打击报复和自毁前途吗?

      王雪原:我确实知道,这样做了,以后可能因此受到打击报复,甚至丧失行医的机会。但是,与其痛苦于内心挣扎,不如痛快地站出来说话。我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说出来,就好比给死水带来微澜一样,如果能够给医疗界带来一点点震撼,带来一点点改观,也算是我的贡献。

      记者:能否说说你经历这起天价医药费事件的过程?

      王雪原:患者翁文辉病得很重,作为他的主治医生,最初我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他身上了。后来,通过一系列事,感觉ICU病房管理比较混乱。首先是于玲范主任多次让其他医生冒用我的名字下医嘱。其次是患者家属自备药品无人监管,发生过丢失事件,患者家属也反映过此事。就这两方面问题,我专门提醒过于玲范主任,她却置之不理。从7月31日开始,我明显感觉科里的气氛不太对劲。那天科里开会,主任说她对患者翁文辉的病历不太满意,让大家(包括我)对病程记录单、医嘱单进行大面积修改。我没理会她。8月5日,主任找到我说,患者的病程记录不合格,她都给我撤掉了,不重写也得重写,并给我留好了空格,内容也限制好了。我认为,病程记录是最原始的东西,绝对不应该更改,主任往下撤,肯定有问题。8月6日患者去世后,

    医院应患者家属要求成立了一个调查组,我参与了查账,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许多收费账单与医嘱都对不上,我非常震惊。按照我们医院的流程,医生下达的医嘱,要由护士录入微机,然后领药。由于没人监管,护士领多少药,医生根本不知道,也就是说医生与收费账单是脱节的。我们护士长有微机的录入密码,她对相关内容是否进行修改,谁也不知道。我在查账时看到,药品一般都是隔几天多领,隔几天正常领,再隔几天多领,显然是蓄意而为。我感觉这里面的漏洞太大了!

      记者:你觉得自己在这起事件充当了何种角色?

      王雪原:现在看来,我和另外两名住院医生都被利用了。有时我认为某些药品不应该用或者不需要用那么多,但主任让用,我不敢不执行,否则贻误了病情,我负不起这个责任。因此,我经常感到无能为力。

      记者:你当医生几年了?有什么样的感受?

      王雪原:我是硕士毕业,当医生4年了,很多人都羡慕我的工作。实际上,如果这样一个环境每天带来的是一种痛苦,是一种矛盾,是一种屈辱,让我无法忍受的话,这个职业再有多少人向往,回报再丰厚,也只能算是谋生手段,而非事业。

      眼下,很多人一提起医疗领域的不良现象,都将原因归结为体制的问题,归结为医疗制度改革的失败。但实际上,从我们基层的角度来看,恰恰是有一些人利用了体制上的漏洞从中牟利。目前,医务界流行着一句顺口溜:“领导干部帝王化,普通医护人员奴隶化。”从个别医院来看,确实存在这种情况。小到一个科室,比如科主任、护士长位居权力金字塔的顶尖,没有人监管他们。科室中普通成员的前途、命运都掌握在他们手里。从研究生开始,你能不能毕业,能不能留校,让不让你考博,让不让你外出学习,给不给你晋升职称,全都是科主任说了算。没有民主、公平的机制来评价你,你会觉得活得很压抑。我们主任的孩子生病了,要由科里的住院医生打车到学校接出来,亲自送到门诊看病,就像家仆一样。到了年终院里考核,科里的成绩都成了科主任的功劳。民主评议时,主任就盯着你是否给其划“优秀”,谁敢不划呀。这种机制必然要出大问题。就算整个大的医疗体制不改变,我认为在医院这个小环境里,认真汲取这起天价医药费事件的惨痛教训,加强医院监管,特别是对科室领导的监管,才能让一些人有所收敛,才能使老百姓从中受益。

      记者:这起事件让你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

      王雪原:我特别不能容忍的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无论是500万元,还是5万元,都是救命钱,我希望好钢能用在刀刃上,希望把家属的钱用在救治患者身上。在这起事件中,很多医嘱没有的项目却出现在收费账单上,这不仅仅是过度治疗,而且是挪用患者的救命钱,与谋财害命没有区别。

      记者:这起事件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王雪原:可能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是为了最后病这一场。现在不仅仅是农民看不起病,连我们也看不起病。我每月平均收入两三千元钱,可是在我们医院ICU病房住一天24小时,平均花费5000元,我拿一个月工资顶多能住半天院,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所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足为怪。要彻底解决看病贵问题,需要切切实实地进行

    医疗体制改革

      记者: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当前的医德滑坡问题?

      王雪原:在我国,600多万名医务工作者实际付出很多,但大家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与外国同行没法比。由于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比例,面对生存压力,白衣天使的道德防线其实很脆弱,这就出现了一个现象:“非常有良心的医生,另谋高就;差一点的,随波逐流;最差的,为了逐利不择手段”。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在医疗体制上进行改革。(完)

  • 毛泽东的震惊世界决策是如何作出的

    毛泽东的震惊世界决策是如何作出的
     
    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伟大军事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即便是在1950年秋季,作出抗美援朝那个震惊世界的决策之际,他也显现出了诗人本色。



      出兵朝鲜是毛泽东毕生中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



      1950年9月下旬,朝鲜半岛的战火向北燃烧。唇亡齿寒的危急使新中国面临着是否出兵参战的重大选择。在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依旧、百废待兴的情况下,要派兵跨出国门与美国乃至“联合国军”打仗,下这个决心真不容易!长期跟随毛泽东担任秘书工作的胡乔木回忆说:“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20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毛主席很难下决心,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



      这一年的10月1日,毛泽东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参加了群众庆典并检阅了部队。虽然北京城内还是一片节日气氛,东邻朝鲜的紧急消息却不断传来。据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回忆说,当天“金日成首相发来一封急电,请求中国直接出兵援助。我马上把电报交给毛泽东。毛泽东看后迅速说:‘请在京的政治局委员过来开会!’”



      入夜后,天安门广场上国庆的焰火尚未熄灭,中共中央便在中南海颐年堂的会议厅里召开会议。从10月1日起直至10月19日志愿军正式跨过鸭绿江,被史学研究者称为艰难决策的“18个日日夜夜”。为了最后下定决心,毛泽东因焦虑多少天日夜不眠。当时任毛泽东卫士长的李银桥记述道:“毛泽东考虑出兵不出兵,连续几天不能入睡,吃安眠药也睡不着。开会那天,他的东屋里坐了一屋子人……满屋子烟雾腾腾,从五六点钟开始研究,一直到后半夜。”有的中央领导人后来回忆说,在考虑出兵不出兵朝鲜的问题时,毛主席一个礼拜不刮胡子,留那么长,想通以后开了会使大家意见统一了,才刮了胡子。如此反复思考,焦虑到了一个星期不刮胡子的状况,这在毛泽东的一生中都是少见的。



      在1950年国庆节后十几天内,中共中央反复开会讨论,面对多数人列举的种种困难以及苏联在出动空军问题上一再退缩(开始称两三个月内不能出动,最后声称其飞机不能过鸭绿江),毛泽东经许多天不眠不休的思考,也曾两次要求入朝部队暂停行动。不过经最后权衡,他还是确定:“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历史又一次证明了毛泽东的正确。中国出兵朝鲜,在政治上大大提高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在经济上保障了国家恢复建设,在军事上也打出了国威军威。



      艰难时刻仍与诗友吟词唱和



      1950年10月上旬是毛泽东日夜苦心思索决心难下的时候。尽管如此,他作为新生共和国的主席仍要出席一些必要的活动。10月3日晚,为欢庆国庆一周年,中央人民政府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盛大歌舞晚会。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联合演出了精彩的节目。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参加了晚会,并邀民主人士柳亚子等一同观看。毛泽东与国内著名诗人柳亚子相识几十年,并有诗词唱和交往和深厚的友谊。



      当天参加晚会时,毛泽东虽因不断开会并苦苦考虑出兵的决策而连天未眠,但依然谈笑风生。当来京参加国庆盛典的各族代表向中央人民政府首长献旗、献礼致敬时,毛泽东对坐在前排的柳亚子说:“这样的盛况,亚子先生为什么不填词以志盛?我来和。”



      面对毛泽东的这番盛情,柳亚子十分激动。他即席填成一首《浣溪沙》,“用纪大团结之盛况”,并马上呈给毛泽东。词曰: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接到柳词后,毛泽东当场步其韵奉和,写出了《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全词是: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在冒着极大风险确定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之际,毛泽东仍有诗情与柳亚子唱和,充分体现了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宏大气魄。这首《浣溪沙》又以其婉约和豪放并蓄,后来在全国脍炙人口。被誉为中国近代诗圣的柳亚子在称誉“老友润之”时,曾称赞“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在作出抗美援朝军事决策的艰难时刻,这一点也充分显现出来。



      半个月基本不下床,前线传捷后又发诗兴



      从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正式入朝至12月间取得第二次战役大捷,这两个月内是毛泽东集中精力于朝鲜半岛的紧张时刻。从现存的历史资料看,志愿军入朝之初,他经常一天便起草几封电报,同前线指挥员、友方领袖以及国内各部门领导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络。



      在那段日子里,毛泽东常常就在床上看文件、起草文电,实在太累了便倒下休息一会儿,接着再继续工作。据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回忆,在此期间他有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有下床,就在床上办公和吃饭,睡眠极少。



      当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写出《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词后,柳亚子回到家中兴奋异常,又填词一首送到中南海。不过,此刻毛泽东正在全神贯注地指导朝鲜战场的斗争,无法再回复柳亚子。11月间,志愿军出国后首战告捷,美国纠集的所谓“联合国军”向南败逃。初战的胜利使毛泽东能够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处理一些其他事务,并在闲暇时细看了一下柳亚子写来的词。虽然朝鲜前线的斗争形势仍然严峻,毛泽东却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一首和词。词的最后写道: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这里所讲的妙香山在朝鲜清川江边,是第二次战役的前线。



      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在1950年秋天,他果断决策出兵同世界头号强敌美国较量,体现了非凡的胆略;在烽火燃起的同时,他又将诗人风采跃然纸上,更令人钦佩不已。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之际毛泽东留下的瑰丽诗词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绝唱。

  • 你和乞丐 谁挣的钱多?

    你和乞丐 谁挣的钱多?


    乞丐我还没有当过:)但我见得太多,我想大家肯定也有这样的感觉,你哪天没见过呢?恐怕是基本上难以避免吧。既然他们已经如此密切的接触我们的生活,因此想聊聊他们。

    他们往往衣衫破烂,蓬头垢面,有的还白发苍苍,有的是身有残疾。在地铁口,在大街的某个角落,到处都有他们的栖身地。每当我从他们身边走过时,他们会用乞求的眼光看着你,一边哈腰作揖,口中念念有词:谢谢,谢谢...而我们往往心生怜悯,从口袋里掏出点零钱施舍给他们...

    有次看一个报道,说很多地方有不少专门从事这个工作的人。他们的收入可能并不比施舍给他们钱的人少。曾经有人计算过一个乞讨者一天的收入,他们在地铁口一般呆上10多个小时,换好几个地方。一个小时内一般会有10元左右的收入,一天能搞到几十至一百多元。尤其是乞讨有经验的人,会根据客流量和施舍者优劣程度进行选择,收入可能更高。我估计肯定有收入超过一般工薪阶层的高收入者...

    因此,如果你月收入少于3000,那么你得问问自己了,和一个娴熟的乞讨者比,你的收入能比他多吗?而且他不交税,不买房(可能在家盖大楼),不用施舍其他乞讨者,他的开支比一般人少不少。这样看来,乞讨确实也算一个不错的行业了。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城市里会有这么多乞讨的人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失业者和没有谋生手段的人开始加入到乞讨者的行列,有的还开始改变乞讨者的形象和使用一些更能获得同情的手段。有的甚至开始用一些欺骗的手段甚至是犯罪的手段来从事这个古老的行业。

    但即使他们比我挣得多,心甘情愿的来从事乞讨事业。在经过他们面前的时候,如果是老弱病残,我一般还是要掏点钱出来。因为他们已经放弃了人的尊严,我会给他们相应的一点回报。所以,有时侯,比你钱多的人不一定比你有尊严和值得尊敬...

    但有些乞讨者似乎不应该掏钱。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冒充贫困学生,冒充寻人不遇,冒充母死归葬...还有往脸上身上套点道具冒充严重传染性皮肤病的人,以惊吓别人赶紧掏钱为目的。更无法无天的,有的从人贩子手里买来健康的小孩,弄断他们的手脚,然后带领一群这样的小孩到大城市乞讨,把这些无辜可怜的孩子当成了挣钱的机器。

    因此,看到乞讨者向你伸手时,你如果不能很快的判断该不该给他钱的话,请一定不要理他们。如果你已经能从周围的环境和乞讨者的神色中看出一些区别的话,可以谨慎的发扬你的善心。因为,如果滥用你的同情心,则有可能你在支持一个比你还富有的人,这倒在其次,因为他的精神上值得你施舍。倘若如果你在支持着一个罪恶的幕后指使人的话,你就因过失而支持罪恶了...

    乞丐,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群人。他们就在现实生活中,来源于这个社会,寄生于这个社会,是我们天天要见的人。有时侯,你见他们某一个人的机会甚至多过你远方思念的亲人...但即使如此,当你善心大发的时候,请注意别好心办了坏事。要知道,有的时候,你可能不比乞丐挣得多...

总数:43 页 跳转到: